國慶假期已結束了,我們迎來了寒露節氣,秋意變得越來越濃了,天氣也開始轉涼了,下面就隨七彩陶瓷小編一起來看看寒露的由來。
我國傳統將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征。仲秋白露節氣“露凝而白”,至季秋寒露時已是“露氣寒冷,將凝結為霜了”。寒露之后,露水增多,氣溫更低。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,北方已呈深秋景象,白云紅葉,偶見早霜,南方也秋意漸濃,蟬噤荷殘。

寒露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,屬于秋季的第五個節氣,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開始;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說:“九月節,露氣寒冷,將凝結也?!焙兜囊馑际菤鉁乇劝茁稌r更低,地面的露水更冷,快要凝結成霜了。
在我國民間,有“露水先白而后寒”之諺言,其意為經過白露節氣后,露水從初秋泛著一絲涼意轉為深秋透著幾分寒冷的“白露欲霜”。從潔白晶瑩的露氣轉為寒冷欲凝,生動地反映出氣溫的不斷下降。隨著寒氣增長,萬物也逐漸蕭索,秋季是一個熱與寒交替的季節。
寒露,是一場從涼爽到蕭瑟的過渡,一次從秋天向冬天的進發,一個透著寒意卻多姿多彩的日子。
寒露一到,最遲的鴻雁,也急急地從北方飛了過來。一兩只失群孤雁的鳴叫,把一座又一座村莊從睡夢中驚醒。
此時節,空氣里有涼涼的桂花香和寥落的蟲鳴,大地上的一切訊息,都隨斑斕的落葉齊齊地指向了深秋。